SSD(固態硬碟)刪除資料後難以救援的原因,主要與其儲存技術和工作原理有關。以下是詳細解釋:
- TRIM 指令的影響
SSD 使用 NAND 快閃記憶體儲存資料,當你刪除檔案時,作業系統會發送 TRIM 指令給 SSD 控制器。這個指令會通知 SSD 哪些資料塊已經不再需要,並標記為可覆寫。與傳統硬碟(HDD)不同,HDD 刪除檔案時僅移除檔案索引,實際資料仍保留在磁盤上直到被覆寫;而 SSD 在執行 TRIM 後,會立即將這些資料塊重置(通常抹除為全 0 或全 1),使得資料幾乎瞬間被清除,無法透過一般救援工具恢復。
- 資料抹除的物理特性
NAND 快閃記憶體在寫入新資料前,必須先將目標儲存單元抹除(erase)。當 TRIM 觸發後,SSD 的控制器會啟動抹除操作,這種抹除是底層硬體行為,無法逆轉。即使未立即覆寫,資料的電荷狀態也已被改變,導致原始資料無法再被讀取。
- 垃圾回收機制(Garbage Collection)
SSD 內建垃圾回收功能,會在背景自動清理無效資料以釋放空間。這種機制會進一步確保被刪除的資料被徹底清除。即使你立刻停止使用 SSD,垃圾回收仍可能在後台運行,將資料永久抹去。
- 加密技術的影響
許多現代 SSD 採用硬體層級的加密(例如 AES 加密)。當資料被刪除時,加密金鑰可能會被重置或丟棄,即使儲存單元中的資料殘留,也因為缺少解密金鑰而無法還原。
- 覆寫速度快
SSD 的寫入速度遠高於 HDD,且由於 wear leveling(磨損平衡)技術,資料可能被分散到不同儲存單元。當新資料寫入時,被標記為無效的區域很快被覆蓋,進一步降低救援的可能性。
結論
由於 TRIM、垃圾回收、硬體抹除和加密等特性,SSD 刪除資料後的救援難度極高,甚至幾乎不可能,除非在刪除後立即停止使用並使用專業設備嘗試低層存取(但成功率仍很低)。重要資料請不要使用SSD固態硬碟。